发布时间:2018-07-2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务处
7月13日至22日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我校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和理学院等15名教师先后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大数据导论》《云计算导论》《人工智能导论》三门课程的培训。培训由戴琼海院士、李伯虎院士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30多位教授专家授课,采用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和培训测试等形式进行。在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参加培训班收获很大,返校后要积极备课,准备好教案,把最新的教学内容充实到课堂中。
本次培训是我校作为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试点校,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全面战略合作内容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学校加强高质量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能力,满足学分制改革课程资源供给的重要措施。
作为“省会合作”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两所试点院校之一,我校结合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要求,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个人才最紧缺急需的领域,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人工智能 x”模式,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以课程为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导论》《云计算导论》全校通识选修课,提升全校学生信息素养,增强非信息类专业学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以嵌入课程方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专业建设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抢抓以智能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实验班,谋划新一代信息类专业建设与布局。
目前,我校已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上述三门通识选修课的课程遴选和学生选课工作。开课教师将利用假期时间做好开课准备工作,所选教材为李伯虎、张尧学、李德毅等3位院士担任主编,三十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专家参与编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