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电信学院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有作为,敢担当的精神,电信学院“新时代·实践行”乡村振兴团队一行8人于7月16日至7月25日前往贵州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支教、调研、交流、参观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阶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展教学,传递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调研了解到,干河小学学生一至六年级课程设置主要是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体育、美育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本次支教团队精心准备,开设了折纸、音乐、传统文化等陶冶情操的课程,也开设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思政类课程,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生活带去乐趣。传统文化课上,队员以“传承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了农耕文明的概念以及农耕文明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从孩子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农事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农业生产所需的品质与精神,总结出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呼吁孩子们继承发扬这种理念,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走访调研,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干河小学位于贵州省实兴乡临近上坝、下坝两个村落,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但经走访发现,有部分村民未能妥善处理好生活垃圾,有焚烧垃圾、向河流中丢弃杂物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团队成员制作了环保宣传单,发放给学校周边村民,并宣讲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升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教授了他们垃圾处理的正确方法。
组织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为了结合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专业特色,团队成员特地从学校将他们此前参加比赛所制作的智能车带到了干河小学,在举办“科技展”的同时,也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技术课”。队员在展览桌前手持智能车,结合孩子们日常见过的玩具四驱车,讲解了智能车基础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演示了智能车的运动方法,邀请感兴趣的同学亲自操作智能车。
交流经验,促进实践活动上水平
在“新时代·实践行”活动的第4天,实践团队偶遇了同样来干河小学进行航空知识宣讲的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与他们教室里与开展一场座谈会。会上,两个实践团队将各自的实践活动安排以及活动的内容、形式做了简要介绍,交流了各自在支教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凯发k8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两支团队一致认为,“实践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帮扶对象和大学生本身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是我们青春的标记,多下基层、上一线、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体验、调研、发挥作用对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为此,实践团队来到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展览以长征为主线,用一幅幅图片和一件件物品展示了磅礴厚重的长征文化,参观过后队员们对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困难和艰苦环境下取得的重大的转折和胜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随后,队员们又来到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其他队员行注目礼。队员们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先烈们不畏强敌,勇于献身的革命意志;学习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革命信念,脚踏实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电信学院以本次“新时代·实践行”活动为育人契机,精心制定活动计划、组建实践队伍、配强指导教师,着力拓宽青年学生锻炼自我、认识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学生们也通过服务基层培养了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切实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